k8凯发5月23日至24日,中央总、国家主席k8凯发、主席习在上海考察调研。习24日来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业发展的必备手段,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中国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医疗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全民医疗保障的布局空间,中国的医疗市场将形成新一轮的增长空间。但是,高端医疗设备上的“进口依赖”,客观上会造成由垄断而来的虚高成本。市场越发展,这种虚高成本就越明显,对医疗保障就会形成瓶颈。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元,最近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以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已成全球第三大市场。但是中国自己的医疗器械产业却是规模小、研发投入少,竞争同质化,国内相关的产业规模在全球份额中不足10%,高端设备几乎是国外巨头一统天下。在CT机和磁共振(MR)机等高端设备领域,国际上西门子、GE等三巨头“分食”了国内超七成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必然会形成独有的市场定价权。不仅设备进口价格高,而且维修费用、后服务费用、部件费用等都居高不下。这样的费用成本,将增加我国老百姓看病成本。
类似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一般以进口为主,国产器械则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数据显示,约80%的CT市场、90%的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生理记录仪市场等,均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跨国医疗设备公司凭借产品具备绝对控制权,进口设备价格高昂。而与国际品牌相比k8凯发,国产设备具备价格优势,平均价格下降三成左右,个别产品价格降幅超过一半。由此可见,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只是,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关键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核心技术往往是无法用钱从国际巨头那买来,只有靠自身创造,这就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少。目前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上落后。据统计,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仅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5%左右。
此次习考察上海联影将助力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公司专业研发生产覆盖影像诊断和治疗全过程的高端医疗产品,并提供创新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已有多个高端产品进入市场,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分子影像(MI)、磁共振(MR)、X射线(X-ray)、高端放疗(RT)设备等。公司综合楼二期18万平方米也在建设当中,届时将成为全球医疗行业最大最集中的产业园区。作为国内高端设备生产的主力军,凭借国家带来的影响力,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升,有利于其顺利进入国内高端市场。
近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CT、MRI等高端影像产品还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但是,由于世界医疗器械前沿产业起步也仅10余年,我国极有希望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总监)责任编辑:zdsh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