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声明:玉名只有两个公众号,一是“涨价信息监测”用于应用创立的“价格显露会暴涨实战系统”;二是“解套课堂”,提供解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022年来,这些因素在逐步消化,一方面,高值耗材全国集采价格降幅有所缓和k8凯发k8凯发,带动了市场对器械集采降幅预期的回归,相关业务情况有所回暖。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常态化检测等相关政策,带动了耗材,诊断产品等的业绩增长。
而角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市场对相关公司的热度下降,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上市相对密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资本越来越青睐医械企业、市场竞争激烈迫使相关公司募资、科创板加速行业资本化进程等是企业上市提速的主要原因。自2021年下半年,明显降温,这从角度,正好是医药板块挤压泡沫的周期,即形成一个下跌寻底,构筑平台的位置,2022年下半年角度,重新拥有了比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医药长期是成长型板块,但又是政策大周期板块。如果抱着长期成长视角去看医药行业,但是不研究医药政策,有时候会跌的很惨。从2000年到现在,医药行业每几年都是一轮政策大周期,最典型的政策大周期就是2015 年开始药监局供给侧改革,供应侧改革之后,以大为美成为了常态,随后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的上涨,明显大于板块中其他中小盘股。
2018年开始医保局支付端的变革,集采因素逐步常态化,让行业重新回归到创新为王的周期,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后期也就有了国产替代的可能性。因此,医药行业的整体博弈,需要遵循政策鼓励的方向,这样不仅规避风险,也能够找到对应的机会点。
实际上,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发展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医药子行业之一。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服务板块的业绩有望超预期。2020年疫情以来,受益于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迎来高速发展期。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目前由于疫苗分发带来的医疗器械需求大幅爆发,加之医疗新基建的提出,医疗器械板块有望持续景气。
尤其是在2021年末,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并且把公立医院在内的单位,采购国产仪器设备的比例进行强制规范。其中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这个政策太关键了,或许局部还看不出来,但随着时间拉长,意味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大利润是留给国内产品的,只要达到相关门槛,就是寡头分享之前有国外企业独占的利润。所以,这个也被称作医疗的“新基建”,这里面涉及的相关上市公司,以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做一个详解,供大家参考。
以上各行业涨价信息,仅供参考,只分析到行业,从行业到个股,个股到操作,还有很多功课研究要做。因此,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郑重提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