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据艾瑞测算,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AI医疗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约7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近300亿元。在这过程中,科技厂商们纷纷追赶热潮着手于AI医疗的推进与商业化,如今回头复盘,众多厂商因急于赶上风口而忽略了对于场景的洞察,导致了产品与场景的割裂。2023年,ChatGPT拉开了大语言模型产业蓬勃发展的序幕,这也是AI医疗的新起点,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尝试以实际需求场景切入进行后续大模型的研发与变现,以此弥补产品与场景割裂的鸿沟。
我国医院信息化目前已初步满足医院对主要业务的需求,但随着医疗业务智能化变革,数据爆炸式增长,医院的IT基础设施和运维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根据CHIMA调查,目前已有约40%的医院开始尝试使用云服务,未使用的医院中有近75%表示将在3-5年内开始尝试使用,医院的上云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医院凯时k8官网。已上云的医院中现多以公有云为主,但各类医疗卫健机构对公有云的需求在逐步扩容,这显现出公有云在医疗安全性、定制化方面仍存在不足凯时k8官网。
C.医保控费市场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月国家医保局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这带动了医保控费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其基础系统建设市场空间约为170亿元,且将于2024年全面释放;随着数据的进一步沉淀,由院端精细化管理而催生的数据增值服务将成为医保控费市场的第二增长点,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到约150亿元。目前,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在我国已逐步迈入深水区,未来院端将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和数据驱动的服务,对于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将带动相关增值服务市场的爆发。对于相关厂商而言,急需从过去跑马圈地的同质化竞争中脱离出来,用长期价值的思维来看待这样一场变革,相较于大而全的传统信息化厂商而言,专注医保控费业务的新兴厂商或许将更有机会在第二增长曲线中脱颖而出。
在医疗器械集采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国产医疗器械厂商在集采中优势显现,国产医疗器械中标比例大幅提升,随着集采政策边际缓和,中标价格上调,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企业在调整业务布局的同时,也将医疗器械出海作为提升利润的关键一步,中国海外医疗器械注册数量逐年递增,充分表明我国企业出海步伐在加速,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除了逐步实现海外的本地化运营,也积极拓展高值医疗器械的出海销售规模,真正实现“产品”和“品牌”的双出海。国内医疗器械对内与集采政策协同,对外聚焦国际产业发展,同时瞄准技术前沿,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一体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我国由“制械大国”向“制械强国”跨越。
过去消费医疗一直享受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倍增红利,后疫情时代经济的不确定性让红利潮水逐渐褪去,如何在浩荡的经济形势中屹立不倒成为品牌思考的问题。消费活力下降,推动消费者开始展现出更理性的规划和更精明的选择。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消费者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多样化、个性化给出更高的要求,也开始期待其基础功能或服务外的超预期价值,寻求更多满足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均需要品牌有优秀的技术能力及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