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一触即发医疗健康行业前景医疗健康20分钟医疗圈浙江将打造20分钟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4-02-02 12:57:40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制定了《浙江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涉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提升,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浙江的基层卫生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医保(含新农合)人数3200多万,总参保率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

  那么,“十三五”期间,我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将如何深入实施“健康浙江”战略,全面建成卫生强省?在今年的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主任杨敬说,我省正在积极推动新三年(2016年-2018年)万名医学毕业生招聘计划,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全省已招聘4000余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除了人才之外,我省的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还定下了哪些目标?作者发现,《规划》中,涉及“20分钟医疗服务圈”、强化激励性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等诸多亮点。

  千:实施千名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适当扩大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规模,每年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员1000人以上。

  百:开展百名基层医坛骨干人才培养,到2020年培养500名基层业务骨干和500名基层管理骨干。

  浙江将以中心镇为重点,培育形成200个左右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中心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强化住院和急救、产科、儿科、常规二类及以下手术、康复等技术服务,建成县域内地段医疗技术分中心。

  按照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和“20分钟医疗服务圈”的要求,以县为单位制定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服务全覆盖精准对接方案,通过驻村医生、巡回医疗、流动医疗车等形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服务全覆盖。

  推广运用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特色服务。建成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100个,形成推广体系,建立社区实践基地300家,推广基层卫生适宜技术120项。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达到60%以上,中医药服务量达到总服务量的20%以上。

  通过海盐县、嵊州市、江山市和义乌市等试点,探索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到2020年推广到全省所有的县(市、区)。

  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性分配机制。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与其收入和任免挂钩。对到山区、海岛等艰苦偏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医务人员,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医、贡献突出的医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新增补助资金继续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切实保障乡村医生按照规定享受养老保障待遇,有效化解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达到规定标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遴选和动态调整机制。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00%;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5%,血压和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65%和6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通过开展医疗养老联合体、签订机构间协议合作机制或老年居民签约服务关系等多种形式,到2020年,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都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增加老年医疗和护理服务床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此外,还要转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同时,推进“智慧医疗”服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和完善签约服务、预约诊疗、智能支付、智能查询、检查结果推送、药物配送、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综合管理等应用。浙江还将支持医药电商有序发展,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促进群众方便购药、合理用药。